商标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凝聚并承载着企业经营发展积累的宝贵商誉,企业商标的价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商业因素(例如产品/服务质量、广告宣传、市场占有率、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法律因素(例如有效性、稳定性、保护范围、侵权风险等)、文化宗教因素(例如商标中的文字或图形在某国文化宗教背景下的含义、隐喻或联想)。企业对商标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以上相关因素,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的规划,按照目标市场所在国/地区的商标法律制度,进行体系化、制度化、积极主动的科学管理,而非松散、孤立、被动的个案应对。
一、建立有效的制度
企业内部涉及商标的各种事务工作琐碎繁杂,时间维度长,覆盖范围广,且需要不同职能部门(例如法律部、市场部、产品/包装部)互相配合,涉及企业内部的人、财、事多方面管理工作,因此有必要制定《商标管理制度》从而明确相关的工作分工、审批流程、职责权限、考核及奖惩机制、成本预算、风险应对措施等。
二、专项管理团队
企业应当在组织结构中明确设立商标管理团队或商标管理专员岗位,该团队或专员通常可以从属于企业法务部或知识产权部,向法务总监或者知识产权总监汇报,并依据企业《商标管理制度》履行工作职责。
三、使用与投资
从企业资产管理的角度看待商标工作,追求的是商标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每年申请一些新商标,不断积累的商标资产越来越多,要想管理得好,需要进行商标资产分级,确定级别标准。
企业的商标管理团队/专员需要定期对商标资产进行盘点和更新,现在有一些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商标数据包括商标申请流程、法律状态、核准的商品/服务项目、有效期限等信息的自动更新,可以大大节省手动更新需耗费的时间与人力,便于随时查看不同级别的商标资产的最新情况。
四、侵权预防
在先使用:
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获得优势,快速推出新产品新品牌,有时在商标尚未核准注册的情况下就开始使用,这会带来几方面的风险:首先,商标审查过程中有可能被驳回,公告期间有可能被他人提异议,导致商标最终无法获准注册,企业被迫更换品牌;其次,有可能在先相同近似商标的权利人主张企业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并对企业采取行政、民事甚至刑事措施。因此,企业需要前瞻性地进行商标布局,提前完成商标注册,尽可能使用已注册的有效商标。
商标使用规范:
企业品牌可能随着发展不断迭代更新,设计样式、字体、颜色、比例都可能会发生变化,企业应及时对更新后的品牌注册商标,如果注册的商标是标准印刷字体、黑白颜色,相对应用灵活度高一些;企业需要对全员培训使用商标的规范标准,严格限制任何部门或外部合作机构在使用商标时做随意的修改变化,因为如果在使用商标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商标使用材料无法作为有效证据,也有可能导致使用行为侵犯他人在先商标权。
精确检索:
即便准备使用的是已注册的商标,在使用前还是应该再做一次查询用于判断侵权风险,例如他人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共存的在先近似商标等,虽然未对企业商标注册造成实际阻碍,但是有可能在企业开始使用时站出来主张侵权;如果在查询时发现此类潜在的障碍,可以及时地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使用风险,例如对注册后长期未使用的他人在先近似商标提起撤销,与在先权利人商讨共存协议并就双方使用各自商标的形式和范围等进行约定,从而避免混淆。麦香网提供商标免费检索
知识产权布局:
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商标使用的范围也随之扩大,例如:从啤酒延伸至无酒精饮料,从服装延伸到配饰/墨镜,从纸质出版物延伸到电子出版物,从酒店延伸到美容健身娱乐。这些看起来非常自然合理的商业延伸有可能意味着商标使用已超出了原有注册保护的范围,需要及时补充注册。有的将企业名称的logo作为主商标,使用在各种场景,超出了该logo商标的注册范围,但是误认为用的自己企业的名称就没关系,但其实企业名称logo不等同于企业名称,很多时候logo中的文字是企业的简称,并带有图形部分,如果使用在未注册的商品/服务领域,仍然存在构成侵权的风险,除非是完整地使用企业名称全称且不带图形。
使用证据留存:商标的使用证据在各种商标确权、维权案件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用来克服不使用撤销,有的用来证明企业的在先使用和知名度,有的用来证明商标的显著性(通过使用获得)。
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不仅能够高效的管理和运用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权益,而且也可以通过许可/质押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商业价值。